2010年5月26日

菁英與清潔工

今與天頂下課走下山,路上繼續他的倫理學問題,說著說著,講到了「階
級」。我不甚確定他本意為何,反正也只是拿來做個論證,他的意思大概
就是,人具有階級之分,而上級的人可以惡搞下級的,當然我並不認同。

昨日看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的《機場裡的小旅行》,恰好讀
到一段,在講述社會分級,從機場的貴賓室,觀察到社會中的「菁英制度
」,然後論到基督教價值觀。他說他是在一場豐盛的午餐之後察覺到這件
事情的,一個來自菲律賓貧民窟的清潔員工,向他談到自己費盡千辛萬苦
,「才得已來到協和貴賓室裡裝潢粗俗的員工間」。這是一個很有趣的觀
察,貴賓室裡的企業家與員工,多麼強烈的對比。

狄波頓最後說,我們選擇用菁英制度還是基督教思維的角度出發,決定了
我們怎麼看這兩個人。在我而言,我當然選擇了後者。我承認這個社會上
是有菁英的存在,他們的確過著比較「享受」的生活,但這並不代表菁英
擁有了比非菁英更多的價值,該受到更多的尊敬與崇拜。這個觀點的癥結
在於,何謂「價值」?

聖經裡耶穌說了一個很好的故事:有個大財主要出遠門,於是對三個僕人
,各按其能力分別給了五千兩、兩千兩與一千兩,要他們好好管理。拿五
千的,去做了好的投資,認真管理,又賺了五千;拿兩千的,一樣認真盡
責,也賺了兩千;拿一千的,因為擔心錢會不見,就傻傻的把一千兩全部
埋在土裡面,等待主人回來乖乖奉還。主人回家後,找來三個僕人,拿五
千兩的共還回一萬兩,主人說他是忠心又良善的僕人,讓他可以同享主人
的快樂;拿兩千兩的,還回四千兩,主人對他講了與對拿五千兩的一樣的
話;最後拿一千兩的,乖乖的把一千兩還給主人,跟他說,「這個....我....
因為怕掉所以把錢都埋在土裡,主人你看這一千兩,我現在原封不動的還
給你....」然後他就被趕出家門了。

這故事的意思是什麼?意思就是一個人的價值在於盡了多少力,而不是有
多少天份又創造多少利益。拿五千的就賺五千,拿兩千的就賺兩千,拿一
千的就賺一千,賺五千的價值不比賺一千的多,大家是平等的。當然最可
怕的就是你什麼都不做,故事裡只講了一千兩,但其實拿五千的不動也是
一樣的下場。

只是人們總趨炎附勢,且到了扭曲的地步。前兩天「國民大會」節目討論
外國人看台灣女生,一個黑人說,他在台灣,女生都不太會主動跟他聊天
,他很納悶,後來他說:「他們都跟我說,因為我們一開始以為你是非洲
來的,現在知道你是美國來的,就跟你聊天啦」還有,可愛的都是「混血
兒」,混美國、義大利、日本,不可愛的都是「新台灣之子」,他們的媽
媽叫「外籍新娘」;在台灣被逼著吃豬肉的回教徒是印「傭」,不會是來
談生意的阿拉伯貴族。我們已經習慣性的認定人有階級之分,判斷了人的
價值高下。

但大家其實都是一樣的。我前兩天在等公車,看到一台競選宣傳車開過。
不久我坐上公車,經過加油站,看到那輛宣傳車在排隊等加油。我心想,
車上放了政治人物的照片,也還是要加油,沒什麼特別的。回到價值的原
初點,做該做的、創造該創造的,就是有價值,不是嗎?那個貴賓室裡的
清潔工,創造了他的一千兩,要遠比那些拿五千卻只創造兩千的,更為高
貴,更像個貴賓。

最後送上兩篇文章,都很有道理
我們的菁英國度:談血汗手機的品牌之路,及那些閒雜人等
台灣人討好金髮碧眼 一見外勞就變臉
-------------------------------------------------------

寫完之後覺得,好像跟自己之前這是一個努力被無限放大的時代這篇文章
有點矛盾,其實不然,我認為努力與盡力有點不同。如同耶穌講的故事一
樣,拿五千的賺五千,兩千的賺兩千,意思是,還是必須賺到與自己天份
相同的效。所以努力最後的目的,仍然是要創造價值。功與效二而為一,
才是盡力。至於拿五千然後超努力,但只賺到五百,那只能說用錯方法,
遺憾,念在你有創意、夠噱頭,下次再來過吧。

2010年5月20日

食於三燔握壽司之後

我向來不喜歡日本,連帶的也不甚喜愛日本料理。

日本料理我一直給我一種金玉其外的感覺,我不覺得裡面有太多的內容,外
表看似豐富,實則內容簡單,壽喜燒吃到底也就日本醬油一味,宇治金時就
抹茶配紅豆兩味,還有,喝個茶一堆規矩,所謂茶道,把喝茶弄的跟祭祖拜
神一樣,儀式性格太強烈,但其實不過也就一杯茶,中國人也喝茶,喝的更
多更深,也沒有那麼多噱頭。總覺得日本人因為空有「料」而沒有「理」,
只好擴大一堆輔助性的東西佐餐,好讓別人以為這也是一種講究,而且不只
做的人講究,連吃的人也一併要跟著講究。廖炳惠說食物在前現代具有儀式
性格,帶宗教與環境意涵,我想日本料理大概也就還停留在這個階段,而且
我認為這是一種不長進,沒文化。

直到我今天去吃了握壽司。

三燔101,晶華酒店系列餐廳。握壽司吃到飽活動其實很久了,頗受好評,又
食記裡照片之誘人。於是約了哈利,訂了位。其實不是我真愛壽司,多是出
於好奇和參與感,還帶有一點炫耀的成份。時至,坐定,師傅開始一貫一貫
的將料與飯,於手中握動,成形、密合,然後放到我前面的盤子,用一種介
於叮嚀與警告的口吻告訴我哪種壽司該怎麼吃,這個沾一點醬油,那個不用
,這個要快點吃。

當壽司入口的瞬間,突然覺得我以前對日本料理都是偏見,於是這次壽司宴
成了一趟旅行,就像胡晴舫說得那樣,「旅人帶著他的偏見趕路,有些舊偏
見被印證,成為真理;有些被修正,形成新的偏見。」透過這次壽司,重新
我對日本料理的認識,透過這次壽司,顛覆我對日本料理的舊偏見。

甜蝦用一點芥末,去掉腥味,只剩海的甘甜;炙燒干貝一咬而下,所有海的
鮮味一擁而上;炙燒鮭魚入口,不用咬,輕輕一抿,肉隨之化開,而油脂的
豐厚跟著霸佔口腔,環繞。原來最簡單的食物,蘊藏了最純淨的味道,是人
與自然最原始的關聯。握壽司除了料、米、芥末、醬油,四味之外別無他物
(有時只有三味甚至二味)。如此簡單,卻如此美好。透過師傅的雙手,而
不是硬冷的金屬鍋,人回到與食物最天生的接觸,而且更因為是直接透過雙
手,食物多出一份藝術與情感,少了一種被金屬蹂躪摧殘的感覺。每一貫,
由手至口入腹,都是獨一的,不是SOP的統一作業流程,不是定量好的食譜
,而是料理人與飲食人對於自然的共同提取。而所謂講究,其實更該稱之為
敬畏,對自然,對賜予自然的神,靠著講究,靠著程序與儀式,好讓人們懂
得敬畏與感恩。

最後我吃到了宇治金時,紅豆與抹茶冰淇淋(原始應為剉冰淋上抹茶糖漿)
。這樣的組合是動人的,紅豆的甜中和了茶的微苦,茶的清香消解了豆的甜
膩,就簡單兩樣,遠比夜市剉冰一堆料來的邇遠深長。

走出餐廳,確實帶了一肚子新的偏見,縱使我仍然無法接受某些一味單調的
日本料理,就像壽喜燒,但我看見了這樣飲食中的美,其實有時停留在食物
的原初狀態,也挺好的。

2010年5月12日

這是一個努力被無限放大的時代

某種程度上而言努力的確應該被放大
或說努力本來就是應當的、必須的
但努力不是所有不足與失敗的擋箭牌
它最多只能當作給自己的安慰劑
而不是抵禦外侮的保護傘

努力本身是應該被肯定的
不是不可能變成郭董所以乾脆不上班
不是不可能變成周董所以乾脆不創作
在自己的位置上,在自己的夢想裡
努力是一定要被認可被鼓勵的
但那只是努力本身

努力其實不能與成功劃上等號
我的意思不是鼓勵只追求成功而不願意努力
沒有努力是不會成功的
愛迪生說天才是一分聰明,加上九十九分的努力
沒有努力就沒有天才
但也請記得,少那一分聰明,再努力也不是天才
曾經有個藝人叫做黎明柔
林暐哲說她:
「黎明柔的《我賴你》是4年前我替她製作的專輯
在那之後我就發誓:再也不替『不會唱歌』的歌手做唱片
其實黎明柔的創意很正點,經常成為我寫出好歌詞的靈感
不過後來我才發現,很喜歡音樂並不代表適合做唱片...」
所以,不是喜歡做願意做就適合做的
回過頭來終究有個叫做天份的東西擋在那裡

而這個世界可怕的地方在於
現在只要有九十九分努力,他就變成天才了
變成了我們應該追逐,應該喜愛崇拜的對象
就像羅志祥的爆紅
唱片公司就不斷的說,我們小豬很努力
每次發片練歌練舞多辛苦多認真
我曾經跟一個國中生說,羅志祥很不會唱歌啊
他回答我,可是他很努力欸!!!
我想說,so what?
舞跳的普普通通,歌唱的零零落落
就是有人願意花錢買兩個字叫做努力

現在人們的確把努力無限放大
於是這個時代開始混亂
事物不用追求好,不用追求美
只要告訴自己,我很努力就可以說服過去
然後順理成章的認為別人也應該把努力當作成功
不是成功的一環,而是就是成功本身
至於事物到底好不好那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很努力
所以劣幣逐良幣
最後只剩下被無限放大的努力
與其實沒有成熟的果實

我很喜歡童裝why and 1/2的一個廣告:
「如果體重只有別人的二分之一,那你一定要比別人穿的鮮艷兩倍
如果身高只有別人的二分之一,那你一定要比別人穿的可愛兩倍
如果頭腦只有別人的二分之一,那你一定要比別人用功兩倍!
孔子也說,人一己百
但不是己百就該比人一獲得更多的掌聲或有著更多的價值
說穿了
那只是由於先天的不足,而在後天上不得不的作為而已
之所以己百,是為了要成就與人一同樣的功效
俗說「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就算十年寒窗,也總得一舉成名才能天下知
沒有高中舉人,三千年寒窗都沒用
(不過念三千大概也修成書仙了,那就又另當別論)

努力沒有錯,努力很好,但努力不能被無限放大
所以別再用努力當藉口
主動出擊來試圖封住別人的嘴
拿不出成果,就安安靜靜的承認沒有做好
最後還是那句話
有時候最可怕的不是一個人幹壞事
而是他總以為自己做的是好事

2010年5月9日

夢遊LED仙境

太可怕了
六個人,十二個小時,n顆LED
拆盒、撕標籤、貼標籤、裝盒、封箱
不過很快樂啦笑笑鬧鬧的跟你們在一起總是很快樂
但雷龍請你不要如此封閉自己,加油好嗎?
然後
你有六千顆燈泡,六個人一人一千顆
一顆算你兩一分半處理完成,這樣就要一千五百分鐘
算一算也要二十五個小時才弄的完
扣掉我們今天幫你完成的部份
剩下的,我也只能說,命運啊~~~~